大殿神龕內供奉著玄天上帝,兩旁侍立“四大元帥” 翰林古聯 一語雙關 清道光年間,翰林莊俊元還曾為真武廟撰寫了一副對聯:“脫紫帽于殿前,不整冠而正南面;拋羅裳于海角,亦跣足以蒞北朝”。如今,此聯懸掛于大殿門口,供往來游人欣賞。張章明認為,這副對聯一語雙關。一來,“紫帽”、“羅裳”是真武廟面對的兩座名山,一“脫”一“拋”,盡顯真武大帝的氣度,而“不整冠”“亦跣足”則生動描繪出了真武大帝灑脫的形象;此聯另有一層含義,即隱射南宋幼主逃難至此的狼狽情景:南宋末年,因元軍大舉南下,年僅9歲的宋端宗趙昰與弟弟趙昺慌忙南逃至泉州。怎奈招撫使蒲壽庚不愿接納,拒開城門,幼主一行人流落街頭,皇親國戚們當時是衣冠襤褸、狼狽不堪,后來便在真武廟過夜駐蹕,因此,真武廟亦有“圣殿”之稱。莊俊元所寫的“不整冠”“亦跣足”,同樣是在描寫當時南宋幼主落魄、可憐的形象。如今,讀著這副對聯,撫挲廟內舊物,追憶那段歷史,不免心生慨嘆。 真武殿立面墻壁上的鏤空石窗,雕著青龍、白虎、朱雀、玄武,寓意四方之神靈光普照,保護民眾平安。來到大殿正中,舉頭一看,上方懸掛著鎏金大字“掌握玄機”。據說這四個字原為清乾隆年間提督馬負書所題,后人依此鐫刻成匾。大殿神龕內供奉著玄天上帝,神像披發仗劍,著黑衣、踏龜蛇、執黑旗,威而不怒,雄視大殿。兩旁,持戟握劍侍立“四大元帥”(馬光華、趙光明、溫嶠、關羽),目光炯炯,莊重肅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