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業糾紛調委會成員,既有社區工作人員,又有職能部門人員與專業人士,大家努力把矛盾糾紛化解在基層。 引入“平安指數” 業主為物業打分 電梯加裝、車輛亂停放、電動車失竊、鄰里糾紛等矛盾,常常成為困擾小區管理的“老大難”。去年起,圣湖社區借鑒“楓橋經驗”,建立居委會、業委會及物業三方聯席會議制度。通過三方互動,探索社區共治新模式,打造“平安物業小區”的做法,為破解小區管理問題,提供全新角度。 每逢召開三方聯席會議,轄區各小區的業委會代表、物業公司經理等人員,成為會議主角,社區、公安等部門居中協調指導。社區大小事放上臺面,大家一起為平安社區建設獻計獻策,氣氛熱烈而有序。 吳淑賢介紹,為了推動小區管理服務更上一層樓,社區黨委引入“平安指數”理念。“平安指數”主要采集的是與小區物業保安管理有直接關系的測評數據,包括組織建設、人員防范、安全管理、技術防范等28項參數。小區物業干得好不好,居民有更為直觀的評判標準,業委會監督物業也有客觀依據。 通過三方聯席會議商談,創建平安物業小區的工作內容寫入小區業委會章程,把創建內容細化到物業服務合同里。同時,制定“平安物業小區”考評機制,成立由街道、派出所、社區居委會、小區業委會、社區居民代表組成的“平安物業小區”考評團,根據“平安指數”進行打分,籌建“平安物業小區”獎勵基金。2018、2019年度,圣湖社區以整體發案率低、三率測評安全感、滿意率高,在全區綜治測評中屢獲佳績。 “資金獎勵多少是小事,我們期待各個小區都有良好的生活秩序和平安的居住環境。”圣湖小區業委會主任莊惠榕說,支持平安物業小區創建工作,涉及每一位居民切身利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