豐澤率先在安置小區里成立了黨支部,探索共建新模式—— “紅色業委會”上線 破解安置小區管理難 潯美社區美仙山花苑一期“紅色業委會”共建新模式,小區物業管理得到改善。 ■早報記者 李菁 胡彥明 通訊員 萬遠生 文圖 目前,豐澤區共有安置小區32個。曾經,和大部分的安置小區一樣,這32個小區都存在工程質量遺留問題較多、配套設施不完善、小區物業管理不到位、刑事案件發案率較高等問題。 如今,安置小區的共性問題在豐澤已得到逐步改善。通過堅持黨建引領,城東街道潯美社區美仙山花苑(一期)安置小區探索出了“紅色業委會”共建新模式,有效破解安置小區管理服務難題,形成共建共治共享新格局。目前,該模式已在豐澤試點推廣。 全市首個安置小區黨支部 業委會11人里7人是黨員 在潯美社區美仙山花苑(一期)安置小區里,社區黨委率先成立了全市第一個安置小區黨支部——美仙山黨支部,實現“一切工作到支部”,全面統籌小區共建共治各項工作。 黨支部成立后,第一件事就是牽頭成立了城東片區的第一個安置小區業主委員會。在人員配備上,社區黨委嚴格審核把關,將小區中講奉獻、有威信、熱情高、公道正派的黨員、鄉賢推選為業委會成員,11名成員中有7人是黨員。 有了業委會,社區黨委又向小區最令人頭痛的問題“開刀”——更換服務管理不到位的前期物業管理公司。“在更換物業的過程中,部分業主不理解、不配合、不關心,這時候,黨組織在基層的龍頭引領作用就發揮起來了,好幾個老黨員‘白+黑、5+2’,不分晝夜和周末,不厭其煩地入戶協調動員,做足了業主們的思想工作,使得物業投票選舉順利圓滿完成。”潯美社區黨委書記萬遠生說。 如今,美仙山花苑(一期)安置小區實行“黨員+業委會”治理模式,聯合居委會、社區工作站、業委會及物業服務企業等多方定期召開聯席協調會;建立日巡查制度,每日安排兩名社區黨委委員監督、協調解決物業矛盾,規范物業管理與服務;引導黨員居民、業委會委員認領環境整治、治安管理等崗位,打通基層治理“最后一百米”。 小區在黨組織的引領下,已經煥發出不同于以往的煥然生機。據悉,近幾年來,社區黨委先后籌集200多萬元資金,更換修復了破損的路面、人行道地磚、石凳等配套設施,修復了照明系統和故障電梯,改造小區排水系統,小區里的綠化檔次也得到提升;每幢樓下,都投建了電動車充電棚及摩托車耐力板停車棚;青少年活動中心、小區老年人活動中心、小區健身路徑、法治公園、家風園、體育小公園、廉政文化園等都建了起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