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南網11月24日訊(海峽都市報記者 柳小玲 田米 文/圖)昨日上午,泉州市區豐澤新村舉行垃圾分類試點工作啟動儀式,引來許多小區居民紛紛圍觀。 海都記者了解到,豐澤新村作為市區首批率先啟動垃圾分類的試點小區之一,垃圾分類工作進展一直走在較前列。目前,該小區已完成垃圾分類設備安裝并投入使用,已深入小區300多個住戶家中宣傳普及垃圾分類知識,并推出垃圾前端分類與垃圾中端分類收集轉運結合的新模式,居民參與積極性漸漲。此次在小區全面啟動垃圾分類工作,還將進行第二批500戶入戶宣傳,贈送500個家庭分類垃圾桶。 此外,豐澤社區在鼓勵小區居民參與的同時,還倡議學校學生從“垃圾不落地”延伸到“垃圾要分類”。目前,學生參與“垃圾分類”已在泉州市第二實驗小學全面鋪開,每位學生、老師均分發一個環保垃圾袋,用于裝產生的垃圾,在學校門口的垃圾分類固定點進行分類投放。 下一步,豐澤社區將組織工作人員走進泉州市第二實驗小學,定期開展講座、分類教學活動等,宣傳普及垃圾分類知識。 引進專業保潔公司 避免垃圾中轉時混裝 海都記者了解到,針對此次試點垃圾分類工作,豐澤新村結合實際需求,提出推行垃圾分類與保潔聯合體的新做法,實現垃圾前端分類與垃圾中端分類收集轉運結合的創新模式。 “原先的保潔人員都是社區自己雇的,保潔人員不夠專業,垃圾車不規范,加上沒有嚴格的制度化管理,衛生保潔還有欠缺。”豐澤社區相關負責人介紹,此次垃圾分類工作,除了重點推進垃圾分類運營模式外,社區還引進專業保潔公司,對小區垃圾的保潔和轉運實行智能化、機械化、一體化,保障垃圾分類更好地開展。 “以前垃圾車是敞開的,容易滴灑漏,從旁邊經過還能聞到異味?!痹撓嚓P負責人告訴記者,由于對保潔人員的管理力度不夠,還做不到垃圾桶每日清洗,有時保潔也不及時。現在交給專業保潔公司,垃圾車是封閉式的,還有相關的制度和考核約束保潔人員等。 該保潔公司相關負責人表示,這種模式也解決了原來垃圾前端分類后在中間轉運環節又混裝的尷尬情況,避免打擊居民的參與積極性,鞏固了前端分類成果,打通前端分類和后端處理的中間環節,為垃圾分類順利推進做出了切實可行的嘗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