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體驗簪花 遇見簪花是每個到泉州蟳埔民俗文化村的游客的心愿,這個“五一”假期,除了簪花,還能看見許多新風景。當前,豐澤區聚焦蟳埔村重磅推出“十大提升工程”,即簪花里文旅市集、非遺小劇場、騰訊音樂小屋、蟳花樂游·游艇碼頭、豐海路沿街“一院一景”改造、歷史文化街區改造、歷史風貌建筑修繕、蠔宅主題精品民宿、蟳埔農貿市場、橘若·思源水塔,力促形成簪花、旅拍、問海、巷遇、聽音、看戲、品鮮、樂購“八大體驗”,織就現代文旅經緯。身在蟳埔,我們想用八個時間段帶您感受千年漁村新變化。 □融媒體記者 許雅玲/文 王柏峰/圖 09∶00—10∶00 簪花圍春:頭頂一座花園,接住漁家女的千年浪漫 清晨簪花是蟳埔的傳統,所以我們首站來到了“漁家老院子”簪花店。映入眼簾的是滿屋的花,挑選一件藍色傳統“大裾衫”,將頭發盤成海螺狀,用骨笄插在髻心上,拿三串時令小鮮花環繞圓髻戴上,再在四周細細插上一圈不同顏色的簪花,銅鏡里頓時搖曳起整座春天的花園。 10∶00—11∶00 鏡語潮生:快門定格時光,蚵殼墻成了最佳背景板 披著滿身春色轉入巷弄,旅拍攝影師阿峰的鏡頭早已候在轉角。蠔殼厝粗糲的肌理是最好的背景,每道被海風蝕刻的紋路都在講述潮汐的故事。倚著非遺福船斑駁的船舷,在快門的咔嚓聲中,演繹一段浪漫的蟳埔故事。每一個定格的畫面,都記錄下了我們與這座古村的獨特緣分。 11∶00—12∶00 巷遇千年:偶遇秘境花園,體驗“鮮花入飲”的可口 循著若有若無的茶香拐進深巷,來到花香縈繞的橘若·思源水塔,品嘗簪花主題咖啡,體驗“鮮花入飲”的創意美食;橘若·思源水塔對面,雙層戲臺與清源茶樓相映成趣,一邊品茗賞戲,一邊領略泉州茶文化的獨特韻味,解鎖全新的打卡體驗。 簪花里文旅市集的露天南音演出 12∶00—13∶00 余音繞梁:古樂對話流行,千年琵琶與現代旋律的交流 在騰訊音樂小屋,腳下灰白礫石鋪就的“海浪”講述著千年海蝕的故事,現代旋律潺潺流出,至海邊風浪節拍輕拂耳畔。移步觀瀾臺,南音雅樂恰破曉而來。旦角云袖舒卷處,《直入花園》的婉轉唱腔裹著海風,在燕尾脊上流轉百年,喚醒沉睡的民間記憶。新舊旋律在巷道碰撞,驚飛了棲在燕尾脊上的鳥兒。 13∶00—14∶00 品鮮論道:在蟳埔煙火里,邂逅最地道的海味鄉愁 晌午時分,漁港的喧囂裹挾著鮮香撲面而來。游艇碼頭旁的海鮮市集里,帶魚泛著月光般的銀鱗,紅蟳在竹簍里揮舞紫鉗,戴簪花圍的漁娘手持闊刃刀,三下兩下便剖出透亮的土筍凍。老板娘笑著端來海蠣煎、魚卷湯和醬油水雜魚,焦香酥脆的外皮下,藏著大海最慷慨的饋贈。 游客在蟳埔碼頭拍照打卡 14∶00—15∶00 樂購拾趣:文創市集上,傳統與潮玩共舞 午后簪花里文旅市集在斑駁墻影下蘇醒。簪花化作精巧的冰箱貼,百年古厝縮進水晶鎮紙,閩南刺繡在帆布包上開出新的春天……穿梭其間,挑選著心儀的紀念品,每一件小物件,都承載著蟳埔村的文化記憶。 15∶00—16∶00 看戲開懷:非遺劇場里,木偶戲盡顯魅力 幕啟聲沸時,非遺小劇場的絳紅帷帳卷起滿堂喝彩。三尺綾絹間,木偶戲《武松打虎》正演至虎嘯山崗的驚心處——竹骨描金的猛虎抖擻鋼鬃,恍若挾著景陽岡的腥風撲面;布袋傀儡的武松踉蹌步法,醉意里藏著十八式擒拿的殺招。千年傀儡戲的魂靈在匠人指間蘇醒,掌中江湖起落,叩響當下時空。 傍晚是最適合看夕陽的。坐在蟳花樂游·游艇碼頭,輕晃著手中咖啡,看落日將歸港漁船鍍成流金。潮水漫過刻滿藤壺的礁石,又帶走沙灘上零星的歡笑。對岸城市的霓虹漸次亮起,卻照不暗身后蚵殼厝里新點的燈籠——那些在阿姨們發間搖曳了八百年的春色,此刻正透過燈籠紙,在漸濃的夜色里暈染出一圈圈溫柔年輪。 16∶00—17∶00 問海聽濤:坐在游艇碼頭,觀看落日與潮汐 夕陽西下,八小時體驗之旅接近尾聲。取下簪花時,發絲仍纏繞著若有若無的咸香。簪花圍不僅是頭頂花園,更是蟳埔人將大海饋贈轉化為生命美學的密碼——那些花瓣里藏著季風的方向,貝片中刻著潮汐的韻律,而代代相傳的技藝,正隨著游艇劃出的浪痕,流向更廣闊的遠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