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豐澤全區上下大拼經濟、大抓發展,接續實施“抓項目、促發展”“5610”系列專項行動,推動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一季度經濟大盤穩定向優,重點工作亮點突出,實現“開門穩”“開門紅”。 大拼經濟 實現經濟運行平穩增長 一季度,豐澤區實現地區生產總值266.17億元,增長5.6%的好成績。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0.54億元,增長0.9%;第二產業增加值23.39億元,增長6.1%;第三產業增加值242.24億元,增長5.5%。規上服務業營業收入15.4億元、增長59.3%,位居全市第一;商品房銷售面積32.3萬平方米、增長7.0%,位居全市第一;固定資產投資36.8億元、增長20.5%,位居全市第二;資質內建筑業產值45.4億元、增長9.3%,位居全市第三。 一季度,豐澤區項目攻堅居全省亮曬考評前列,獲省委會議通報表揚。組織實施116個在建重點項目,完成投資83.4億元,超序時進度6.2%;49個列入市級重點項目完成投資33.5億元,超序時進度5.7%;開工泉州市第九中學城東校區(二期)、金崎安商房地塊一等14個項目,建成西華洋南安段安置地塊三、地塊四等3個項目;固定資產投資連續兩年保持兩位數高速增長,長期位居全市前列。 豐澤區舉行“優品出海”項目推介會暨豐澤區海內外鄉賢懇親座談會,集中簽約10個海內外貿易訂單,簽約金額達30億元,新設立外資企業23家,實際利用外資增長700%。發力培育現代產業集群,以抖音、吾皇、軟眾等企業為代表的其他營利性服務業拉動GDP增長4.3%。 豐澤區持續推動小微企業融資協調工作,“金服云”平臺累計走訪掃碼4.64萬戶,授信6906筆,授信率達14.88%。滾動實施現代服務業高質量發展三年行動,吾皇文化、盈科律所等5家企業入選第二批泉州市現代服務業重點企業,南威軟件、京師律所等5家企業入選“年度泉州現代服務業十佳創新企業”。 豐澤區積極向上爭取,鶴山小學改擴建工程(一期)項目、九中學城東校區—高中部項目分別獲2025年第一批省級預算資金支持,污水處理提質增效項目(二期)等6個項目通過省級專項債審核。 豐澤區持續優化營商環境,抓細抓實“減負、穩崗、爭效”,累計為3萬家企業減負失業保險費約3150萬元,幫助企業爭取補助資金4424萬元。深入開展企業研發投入提升行動,建立高企種子培育庫250家,舉辦高新技術企業專題輔導培訓活動6場,全區認定登記技術合同58項,技術合同成交金額4118萬元。 聚力突破 全力打好二季度攻堅戰 聚力助企紓困賦能,豐澤區將落實省支持中小微企業健康發展的18條具體措施,妥善應對市場波動,發揮支持小微企業融資協調機制作用,高質量打造中小微企業融資促進中心,確保小微外貿企業走訪全覆蓋、融資全對接。建立惠企政策兌現服務成效情況通報制度,推動中小企業賬款清欠行動,落實服務企業“四通四到”機制,推進“無證明城市”試點,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 聚力項目攻堅突破,豐澤區將堅持“流程再造、時限壓縮、工序前置”原則,密切對接項目業主抓緊前期節點計劃,加速項目開工建設。落實“六個一”協調調度、服務保障機制,壓實在建項目施工進度,推動東海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榮譽酒店廣場等項目建成投用。定期晾曬項目謀劃情況,緊抓部門、街道績效考核,推進上半年謀劃儲備項目40個以上。 聚力市場提質擴容,豐澤區將圍繞省市支持商務發展系列政策,結合10大消費商圈優化提檔行動,培育首發經濟、銀發經濟等新增長點,支持城市綜合體引進泉州首店15家以上,實現新增納統商貿企業20家以上。加快組建完善跨境電商集聚區提質增效工作專班,建立“政策直通車”服務機制,引導企業國內國際雙市場順暢切換;對重點外資項目再梳理,逐一分析,推動履約到資運營。圍繞“這YOUNG的豐澤”活動主題,精心策劃6大系列、39項活動,系統推進“五一”文旅系列活動,完善“簪花宴”品牌市場化運作機制,投入“五一”假日市場,做優文旅經濟發展。 聚力產業能級躍升,豐澤區將聚焦數字經濟、建筑服務、文旅經濟等主攻產業,重點推動樸樸超市、榮譽酒店等招商項目落地納統;積極對接中電建、青島浪潮集團、美團、咪咕音樂等5家500強企業,做好招商落地服務保障。組建專業團隊,舉辦高新技術企業申報培訓,全面挖潛并做好培優申報服務;依托大院大所儲備孵化科技企業50家以上。積極融入全國制造業新型技術改造城市試點,開展重點工業企業倍增行動,發揮掛鉤服務重點工業企業機制作用,組織企業通過設備更新、智改數轉等實施增資擴產項目。 聚力要素保障提質,豐澤區重點推進東海中央活力區、南埔山、后渚蓮垵等3個片區征遷掃尾,緊盯新舊普賢路交叉口快捷化工程、廈漳泉城際鐵路R1線(泉州豐澤段)、府東路北延伸段(北段)等3個項目征遷進度,進一步騰挪城市發展空間。主動對接市屬國有企業,探索拆除新建、整治提升、拆整結合等改造方式,加快城市更新項目聯動實施,撬動更多資本參與城市建設。著眼建立大安全大應急框架,圍繞消防重點風險領域,持續開展專項整治行動,完善街道“應急+消防”聯防聯建機制。 (王乃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