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明兩晚,為大家所熟悉的張國立、王剛、張鐵林“鐵三角”將在泉州中央商務區泉州大劇院再聚首,共同上演話劇作品《斷金》。屆時,三位老戲骨將以“殿堂級”的演技,震撼每一位到場觀眾,帶給大家以更多的人生思考。 此次巡演泉州站,是話劇《斷金》巡演福建省唯一站,也是該劇的第一百場演出。 “從開始的很新鮮,到后來的很投入,再到現在的很熱愛,以及最后百場之旅的很不舍,每演一場,我們都越來越珍惜當下的這一場。”全國政協委員,國家一級演員、《斷金》主演張國立老師在接受采訪時說道。 他透露,自己和泉州特別有淵源,非常期待到泉州來。“泉州人通過改革開放富裕起來之后,對文化生活開始更加地重視。而且(演出地)泉州大劇院是地標式的、非常漂亮的大劇院。” 據了解,話劇《斷金》以王府井東安市場為背景,濃縮了從清末、民國到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50年代初之間特殊的社會風貌,講述了富小蓮、魏青山、貴寶,素昧平生的三人因同樣的落魄境遇結為拜把子兄弟,合伙在新開市的東安市場共謀生計的往事。窮途末路的三個青年人,在迭代沉浮中有著不同的選擇,所以走向了截然不同的命運結局。 張國立所飾演的角色富小蓮,因家族沒落,只能在東安市場靠著經營一個賣針頭線腦、代寫書信的小鋪子勉強營生。從富貴到貧苦的富小蓮倒是看得開,人人爭著活個風光時,他卻說“流水不爭先,爭的是滔滔不絕”。“本劇通過演繹性格不同、命途迥異的三兄弟的悲喜人生,展現出三個人物不同的價值觀,傳遞出有價值有意義的思想。”張國立在談到角色形象時說道。 該劇由曾創作過《康熙微服私訪記》《鐵齒銅牙紀曉嵐》《五月槐花香》等多部膾炙人口影視作品的鄒靜之擔任編劇,主要演員陣容包括素有“鐵三角”之稱的68歲張國立、75歲王剛、66歲張鐵林。 在談到話劇《斷金》時,張國立將這稱作是“鐵四角”的合作,他表示,此次百場演出對他們來說是特別重要特別珍惜的百場之旅,很期待能夠到泉州參加演出。 “《斷金》是我們三人在話劇舞臺上的首次合作,相信喜歡‘鐵三角’的觀眾能看到我們在舞臺上的合作,想必也是一件樂事,畢竟三個人年齡加起來兩百多歲,可以說是目前中國話劇舞臺上年齡最大的演員組合了。”張國立說,“當每次聽到觀眾的笑聲和掌聲,以及戲散了后大家戀戀不舍地在那看著我們的時候,我們覺得這一切都值得。” 除了劇本和演員外,原汁原味展現歷史風貌也是該劇的一大看點。老北京的老禮兒、建筑的制式、服飾的細節、商販的吆喝、王府井的歷史、劇中閃現的歷史事件…… 從舞臺布景到服裝妝發再到燈光音效,主創團隊都認真考究了當時的歷史和人們的生活狀態,力求給大家還原一幅真實的歷史生活畫卷,傳遞時代的人文風俗原貌。“如果您得空,一定走進劇場,讓我們三個老家伙‘伺候’您一回,讓您好好看一個戲,看一個前所未有的一出戲。”張國立向各界發出盛情邀約。(看豐澤 泉州大劇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