挺身而出 “紅色細胞”補充有力 “新冠疫情是一面鏡子,映照出我們的體制優勢、見證了我們的攜手前進。從戰‘疫’中,我體悟到‘團結就是力量’的真諦,在不斷成長的同時,也會更加珍惜現在的美好?!?月24日下午,參加泉秀街道泉淮社區“百草”戰“疫”志愿者表彰暨授旗儀式時,“00后”志愿者賴煬熠動容地說道。 團以成眾,結而志成。新冠疫情在泉州發生以來,廣大志愿者響應號召,穿上紅馬甲,化身“志愿紅”,義無反顧逆行而上,和社區工作者一同踏晨露、披星辰,堅守在流調核查、核酸檢測、封控執勤、卡口值守等一線,化身“紅色衛士”“紅色跑腿”“紅色代購”“紅色檢疫”等角色,為打贏這場與時間賽跑、與病毒較量的疫情阻擊戰殲滅戰作出突出貢獻。 “充分調動志愿者‘紅色細胞’協同作戰,形成聯防聯控、群防群治強大合力,是我們打贏這場沒有硝煙戰爭的重要舉措之一?!比憬值谰C合便民服務中心主任周瑞麗介紹。在泉淮社區,由“50后”黨員、退役軍人戴漢祥帶頭,“60后-80后”為主體,“00后”接棒的120余名志愿者,迅速組建“百草泉淮戰‘疫’志愿隊”,極大彌補了基層工作力量的不足,并深入轄區各角落開展疫情防控宣傳、運送物資、發放抗原檢測試劑和中藥湯劑,督促跟蹤回訪對象落實居家隔離措施,做得“民呼我應”,確保居民群眾安心宅家戰“疫”。 平戰切換 為群眾筑牢“防疫墻” 泉秀街道與本輪疫情始發地僅一街之隔,處在風險輻射圈層。據悉,疫情發生后,泉秀街道黨工委、辦事處樹牢“疫情如令,責任如山”理念,聞令而動,街道本級及所轄7個社區的所有工作人員立即取消假期,迅速到崗就位,第一時間啟動應急響應機制,調整充實防控工作一線指揮部,筑牢“主心骨”,在處置突發事件、資源要素保障、輿論宣傳等方面堅決果斷有力。住在大淮新村的蔡阿姨談起疫情,對于街道、社區的迅速行動連連稱贊,“動作很快,3月13日,我們小區從開始準備到物資和人員到位、采集第一管,僅用2個小時。” 戰“疫”中,泉秀街道堅決執行上級工作指令,及時建立健全街道、社區每日不定期“電話溝通、微信會商”等研判調度機制,落實落細信息反饋、數據匯集、綜合協調、后勤保障等工作。面對中心市區小區人群高密度、人口流動大、居民自主性強等挑戰,合理調配市、區機關單位下沉工作力量和街道掛鉤社區干部職工,克服工作人員少、應急管理經驗不足、防護資源匱乏、專業力量不夠等問題,夯實黨組織領導、專業防疫人員指導、小區物業和社會企業落實、居民志愿參與的聯防聯控機制,設置“黨員先鋒崗”,發揮社區黨組織和小區黨支部、紅色物業、紅色業委會“四方聯動”作用,在核酸檢測、封控駐點現場均成立臨時黨支部,打造“先鋒隊”。同時,根據形勢變化,科學分析研判,善于未雨綢繆、敢于擔當作為,及時將浦西菜市場及轄區各小區由“開放式管理”轉為“封閉式管理”,破壁整合、連小建大,為群眾筑牢“防疫墻”。 夯實網格 提高社區應急治理能力 “城中村”管控是此次疫情防控的重點。在沒有場所可安置密接人員的情況下,泉秀街道黨工委、辦事處自訂2間酒店,夜以繼日轉移“城中村”群租房密接人員208人??茖W制定核酸檢測方案,人員、物資第一時間調配到位,建立網格房東群,按棟通知,不漏一戶。落實人防、物防、技防,細化網格,對責任范圍內的樓棟、戶數、人數、特殊人群以及房東、聯系方式等摸排登記。此外,貼心服務群眾,對接永輝超市,在浦西路口設置外賣暫存點,安排電瓶車一日兩次為群眾配送外賣,得到群眾認同。在老舊小區,根據網格摸排反饋的居民出現不同程度的物資緊缺狀況、大型商超供應商訂單爆滿、配送時限較長無法滿足需求等問題,街道支持泉淮社區創新推出“線上下單、統一打包、配送上門”模式,構建“居民線上下單+社區專人統計+商家集中采購+志愿者統一分揀+騎手分發配送”無接觸配送生活物資保障閉環。 “我們將繼續深化運用近鄰黨建工作機制,把組織鏈條延伸到樓棟、家庭。”泉秀街道黨工委書記顏曉雄表示,社區在疫情防控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守嚴守牢了“第一關口”。當前,疫情阻擊戰殲滅戰取得階段性成效,生產生活秩序加快恢復。下階段,街道將穿透落實豐澤區提高社區應急治理能力十大專項行動,發揮小區在職黨員、黨員街巷長(樓棟長、中心戶)、“兩代表一委員”、物業和業委會人員、熱心居民群眾、離退休老黨員老干部等專兼職網格員隊伍力量,不斷提升城市基層治理能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