埋頭苦干、勇毅前行 奮力建設“知創新區 品質華大” ——華大街道黨工委書記 褚江波 中國(泉州)知識產權保護中心 海歸E谷 市委、市政府提出實施“強產業、興城市”雙輪驅動發展戰略,為泉州未來發展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位于豐澤區城東組團的華大街道,將緊緊圍繞區委、區政府提出的城東片區打造“高品質宜居和新經濟發展典范區”的定位要求,激發“虎氣”、使出“虎勁”,打造產城人融合發展的環華僑大學知識產權經濟高地,努力將南埔山片區建設成為高品質宜居樣板區,推動“知創新區、品質華大”邁上新臺階。 提升商圈能級,加快發展速度 深化園區提級行動。發揮國家雙創示范基地效應,繁榮環華僑大學經濟圈。推動泉州知創產業園建設,促進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做強知創產業鏈條。發揮華創園、泉州市建筑裝飾設計產業園、僑澤園、海歸e谷等小微園區集聚作用,有針對性地引進和培育壯大裝飾設計、電商物流、文創文旅、公共服務等重點領域項目,充分發揮平臺經濟的社會和經濟效益。 深化開放招商行動。把招商引資作為經濟工作的“生命線”,牢固樹立“人人都是服務主體、人人都是營商環境”的意識,按照“條塊結合”的原則,分工合作,多頭并進,力爭2022年實現新簽招商項目15個、總投資超30億元,簽約落地10個投資億元以上項目的目標要求,積極推動桂和·華僑城、源動力知創驅動中心、華大數碼智慧交通云服務應用平臺等一批重點項目落地見效。 深化優質服務行動。著力重龍頭、強品牌、鑄鏈條,持續優化營商環境,推動產業轉型升級,協調有關部門幫扶解決科研創新、項目對接、技改增資、營商創業等方面存在的難題,助力以南方路機、科立訊通信、華大數碼科技為龍頭的高新制造業企業健康快速發展。 華創園 新鋪安置房 塑造城區品質,打造宜居樣板 加快城市更新改造。持續做好“抓征遷交凈地”攻堅行動,全面完成南埔山片區、華大東區征遷掃尾工作,確保用地要素保障。積極盤活潤柏香港城、華大泰禾項目,進一步繁榮華大商圈。做好南埔山新鋪安置房選房交房準備工作,盡快讓被征遷群眾回遷新居。 加快公共資源擴充。以南埔山片區改造為契機,不斷健全完善轄區教育資源,力爭轄區新增配套中、小學、幼兒園各1所,新增學位4500多個。農貿市場、社區衛生院、社區鄰里中心等相繼配套完善。 加快精品社區提升。打造城東社區“美麗社區”示范點,突出解決城中村社區的“臟、亂、差”和基礎設施配套等民生問題。做大做強泉州“鮮花港”品牌,打響研學基地品牌影響力,推動文創旅游產業與“美麗社區”融合發展。 南埔山片區 花港路 挖掘文旅品牌,提升內涵活力 深化全域旅游布局。大力提高華大街道鮮花港、武陵農場等鄉村旅游景區的旅游接待能力和服務質量,打造豐澤區鄉村振興重點村,提高基礎服務設施效能,實現鄉村振興戰略下的產城融合、城鄉一體化旅游共建發展格局。 發展特色文旅經濟。推進伯勒小鎮文創園三期轉型提升,引進藝術大師蔡國強工作室,建設慢生活時尚文化街區;加快法花美社區學生街改造提升,打造具有華大特色的“夜消費”街區。 講好歷史文化故事。緊抓泉州申遺成功的契機,充分挖掘轄區內文化文物資源,策劃碗窯文化項目,通過引進第三方修建藝術博物館群和非遺名匠坊,打造后申遺時代的華大文化名片。 伯勒小鎮伯勒劇場 聚力和諧治理,滿足人民期盼 探索“大物業”管理模式。制定綜合考評工作方案,組建考評組,每月全覆蓋對物業住宅小區進行綜合考評,提升轄區物業管理企業服務水平。 打造社區治理樣本。深化“綜治+”應急指揮體系建設,健全“綜治網格+應急指揮”聯動機制,加強“街、社、警、校、企”及重點公共點位聯動,迅速化解矛盾糾紛,提升社區居民幸福指數。重點推進城東社區“黨建+”社區鄰里中心建設,運用系統思維整合街道、社區資源,建設“1+N”全方位矩陣;探索推進新鋪社區黨建“1+6”工作模式,打造新型社區治理樣本。 鍛造華大干部形象。落實省委弘揚“馬上就辦、真抓實干”優良傳統作風要求,堅持在項目征遷、招商引資、園區建設、黨建創新等方面鍛煉干部、提升干部、考核干部,引導華大干部樹立“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理念,埋頭苦干,勇毅前行,眾擎易舉,爭當全方位推進高質量發展超越主力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