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豐澤區把創新創業創造作為推動轉型跨越、引領未來發展的第一源動力,積極發揮國家雙創示范基地效應,加強創新創業載體和科研平臺建設,培育引進科技創新人才,服務都市型產業轉型升級,為全方位推進高質量發展超越提供支撐。 截至目前,全區累計培育國家科技企業孵化器1家、國家眾創空間6家、國家高新技術企業136家,省級新型研發機構3家,技術合同成交金額連續多年居全市第一。 打造孵化載體 拓展發展空間 日前,福建省首個大科學裝置,高精度地基授時系統泉州站正式落地豐澤區。該項目落地將成為豐澤區建設時空科創基地,打造一流時空產業高地的重要引擎。 近年來,豐澤區聚焦打通二、三產業連接點,加快布局以研發設計、營銷、知識產權等為主的都市型產業和以科技環保、智能制造為主的未來產業,培育迪特工業設計、遠東技術檢測等一批工業設計、檢驗檢測服務企業,有效服務實體經濟轉型升級。 除此之外,該區緊密對接沿福廈泉軸線科技創新走廊、沿海科技創新帶建設,立足中心城區優勢,加速布局雙創孵化體系,不斷完善服務功能,培育更多的中小微企業在豐澤創業創新,有力助推高新產業的培育和發展。目前,該區已建成泉州軟件園、海西電子信息產業育成基地、華僑大學(豐澤)創新創業園等一批主題突出、特色鮮明的高新產業園區,擁有1家國家級、3家省級、6家市級科技企業孵化器,51家市級以上眾創空間,創新創業載體數量居全市前列,初步形成規模效應。 豐澤區還積極搭建協同平臺,在促進成果轉化運用方面下功夫。支持哈工大工研院、南京大學環保產業研究院、泉州天津大學集成電路及人工智能研究院、兵器裝備集團特種機器人研發中心等一批高水平科研平臺發展,推動各平臺全面提升技術創新能力和產業服務能力提升。建立技術轉移機構,引進西安交通大學國家技術轉移中心泉州中心、機械工業經濟管理研究院“智慧中國(福建)智能制造科技成果轉移轉化中心”落戶泉州軟件園,支持環宇通科技成果轉化中心、亞太科技成果轉化平臺等本地第三方技術轉移服務機構建設,促進高端、前沿、實用科技成果落地轉化。推動技術合同認定,全區認定登記技術合同151項,技術合同成交金額1.89億元,居全市第一位。 優化創新環境 激發創新活力 在日前舉辦的第七屆廣州國際砂石技術與設備展上,南方路機的五位一體物料整體解決方案吸引了眾多客戶及行業媒體的目光,其研發制造的V7系列干式制砂設備,以及創新的原、再生材料處理技術,再次獲得認可。 近年來,豐澤區堅持“分類培養、精準扶持”,持續推進產業轉型實現新突破。南方路機正是豐澤區企業通過創新再造傳統產業競爭優勢的縮影。與此同時,該區還建立健全高科技企業成長加速機制,緊扣高新產業“建鏈強鏈”,持續培育引進發展前景好、成長潛力強的科技型企業。持續加大財政投入,支撐科技創新發展,瞄準科技前沿領域和頂尖水平,為關鍵核心技術領域突破提供政策支持。 實現創新驅動離不開知識產權保護。豐澤區依托全省首個國家級知識產權保護中心,圍繞智能制造、半導體、新材料、數字科技、光電等重點創新產業,提供“快速審查、快速確權、快速維權”等一站式知識產權保護服務,打造知識產權創造、運用、保護、管理、服務全鏈條,加速各類創新要素集聚。 人才是創新發展的“第一資源”。為激發人才創新活力,豐澤區結合產業發展需求,按照“領軍人才+創新團隊+創新項目”的模式,靶向引進產業緊缺高層次人才。目前全區有市人才“港灣計劃”引進高層次人才團隊6個,福建省引才“百人計劃”人才1人,省市引進高層次人才29人,覆蓋結構設計、電氣設計、控制系統及軟件開發等各專業,數量居全市前列。設立科技特派員補助專項,支持科技特派員與企業開展實質性技術合作和成果轉化,鼓勵科技特派員深入企業創新創業和服務。(鄭玲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