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貌煥然一新的環山菜市場 農貿市場改造升級,道路修復展露新顏,老舊小區面貌改觀……生活在豐澤的居民,不時能感受到城市的細微變化。 文明創建是個長期過程,保持常態長效是提高市民文明素質、提升城市文明水平的內在要求。今年以來,豐澤區在創新體制機制上花力氣、下工夫,推動文明城市創建工作制度化、規范化和常態化,推動城市品質持續提檔升級。□本報記者 魏曉芳 廖培煌/文 陳英杰/圖 “長效+協同”并進 壓實“文明之責” 在指揮體系常態高效運轉中,豐澤文明創建闊步前行。 豐澤建立區領導“掛點包社區”機制,區領導具體包抓2—3個社區創城工作,下到一線督促指導落實,協調解決重難點問題。組建督導執紀組,采取“四不兩直”方式開展督查,通過催告單、提醒函、通報件等形式,督促落實。 如何順利推進創建“最后一米”,豐澤一些街道和部門積極探索新路徑。城東街道構建“1+1+13”工作體系,即1個由街道黨工委書記擔任組長的創建工作領導小組、1個由紀工委書記擔任組長的督查工作組、13個由街道黨政班子帶隊的工作組,壓實責任,向“最后一米”全力推進。 科學管理,更能聚合長效、協同合力。豐澤率先探索建立“文明天氣圖”平臺,引導市民隨時發現、反映、監督不文明現象。一遇創建問題,天氣圖生成“烏云”,整改后轉為“太陽”,逾期未改則“電閃雷鳴”。創建問題在“文明天氣圖”中實時呈現,實現“問題上報、通報下發、整改反饋、數據統計”動態全流程管理。平臺運行以來,整改問題超過1萬個,整改率超過98%。 此外,豐澤持續推進網格體系常態落細。全區劃分為494個網格,建立“378”工作機制,即“三級網格、三級包抓”,明確“七類人員進網格”,落實“八項標準管網格”,網格員常態、實時參與到環境整治、秩序維護、文明勸導等創城一線工作中,確保網格效力最大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