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古時的胡服騎射、姜公入齊,到如今的文明樹新風,推動移風易俗可不是一步到位的事,需要循序漸進、長久保持,東湖街道深諳這一點。 東湖街道是“老牌”的城區街道,文明程度“起點較高”,針對個別存在的“陋習”,街道不僅要求社區落實“一約四會”,把移風易俗工作納入社區居規民約,同時利用各種宣傳活動,讓文明新風能夠“潤物細無聲”地影響群眾的言行,更值得一提的是,在對社區和干部職工的年度考核中,移風易俗也是“硬指標”。 “首先,發揮黨員干部帶頭作用,對周圍群眾影響較大;其次是老人會和‘四會’機制建立得比較好,作用比較明顯;再者就是建立考核機制,把移風易俗工作的指標納入社區的績效考核和干部的考核中。”東湖街道黨工委書記杜謀宗介紹道。 境由心造,移風易俗培育文明新風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需要持久發力、久久為功。下一步,該街道將繼續完善工作長效機制,加大工作砝碼,讓人民群眾真正做到內化于心、外化于行,從根本上淳化民風、改變陋習。 “下一步,我們會在總結前面工作的基礎上,把移風易俗工作繼續納入文明城市建設和干部考核中, 同時開展“五好家庭”評比等各項工作,形成長效機制,將移風易俗工作抓好抓實?!倍胖\宗說道。(區委文明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