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大社區: 單位共建穩基礎 社區營造強自律 與新鋪社區不同,華大社區位于華僑大學里,是一個單位型社區。社區居民大多是華大教職工及其家屬,這些人文化程度較高,婚喪喜事的風俗習慣也不多。因此,社區的移風易俗工作主要依托單位,與單位達成共建協議,做好“一約四會”相關規定的執行工作。除此之外,社區里還有一個獨立的新南小區,這個小區不歸屬華大管理,近年來,小區內有不少房屋賣給了校外人員。為了不讓這個小區成為移風易俗工作的“盲點”,社區利用小區業委會換屆的契機,與小區居民共同修訂了《小區公約》。 “結合社區營造和小區業委會換屆,同步進行小區公約修訂,把移風易俗的內容添加到小區公約,形成自律的規定,讓大家從心靈上和精神層面上接受移風俗易這一新氣象。”華大街道華大社區黨支部書記莊建珠說道。 通過單位管理和公約約束,規范執行取得實效。2018年以來,華大社區有白事17起,紅事33起,都沒有大操大辦。而移風易俗工作最終是要讓居民真正形成新理念,變“要我改”為“我要改”。今年,華大社區成為泉州市社區營造的第三批試點。社區營造是一種社區治理制度的創新,提倡的是居民自下而上的充分自治和自我管理。以此為契機,社區也將移風易俗的內容融入到營造工作中,通過“尋找華園之美”、評選身邊好人等活動,自下而上推動文明新風尚的形成。 “我們社區營造提倡的是一種自下而上的自治方式,主要是為了在居委會照顧和管理不到的地方,小區能靠自己內部自治這一核心理念,達到更高水平的文明程度。”莊建珠說道。 移風易俗工作不是一竿子買賣,也無法一蹴而就。它需要長期的摸索和實踐,找到適合不同區域人群的方式,才能有長期效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