豐澤區豐澤街道黨工委書記林清宏—— 致力打造城市基層黨建“新樣板” 基層書記談黨建 “欲筑室者,先治其基。”豐澤區豐澤街道黨工委書記林清宏坦言,城市基層黨組織是黨在城市全部工作和戰斗力的基礎,街道社區黨組織處于城市改革發展的一線,直接聯系和服務廣大社區居民,只有社區黨組織的肌理強健了,才能有效發揮統籌協調作用,切實提升社會治理的“軟實力”。 近年來,豐澤街道黨工委主動適應我市城市化快速發展趨勢,創新探索城市基層黨建引領社區發展的新路子,不斷豐富拓展黨建工作載體和抓手,打造了以黨組織為核心,以網格為單位,以黨員為主體,推動城市黨建引領基層治理創新,實現社會和諧善治、居民和樂自治。 □本報記者 吳宗寶 通訊員 陳虹玲 資源整合 “三網合一”凝聚治理合力 “住宅小區多、商圈樓宇多、流動人口多,發展后勁不足……”2009年去土地化后,地處中心市區的豐澤街道呈現出“三多一不足”特點,社區治理資源匱乏、治理模式滯后等問題接踵而至。2016年換屆后,這些問題成為擺在豐澤街道黨工委面前的“硬骨頭”。 “當務之急,就是要強健街道和社區黨組織的‘肌體’,凝聚起一股強大的治理合力。”林清宏介紹,街道黨工委以增強社區黨組織功能為重點,將8個社區黨總支升格為社區黨委,在區域內因地制宜劃分57個網格,健全落實“一崗五聯”、民情日記、每月15日“社區工作日”等制度,實現黨建網格、民情網格、綜治網格“三網合一”。 在豐澤街道,現有的3個村集體資產組原本主要依靠房產租賃,社區集體經濟收入渠道較為單一。街道黨工委通過選優配強資產管委會人員,強化培訓管理和保障,引導社區積極拓寬集體經濟收入渠道。以東涂社區為例,社區黨委牽頭在全市首創67個便民攤車,按照統一編號管理、統一實名登記、統一簽訂合同、統一經營時間、統一擺放標準“五個統一”進行管理,不僅解決了隨意占道經營、擺攤設點的“老大難”問題,而且增加了群眾和集體經濟收入,促進社區每年增收25萬元。 針對社區治理力量單薄,多元治理主體互相博弈等問題,街道、各社區與168個駐區單位,通過組織聯建、黨員聯管、活動聯辦、服務聯手、品牌聯創“五聯工作法”加強基層黨建,做大做強黨建“朋友圈”,聯合打造了“廉潔伙伴”“黨旗引航 山海協作”“紅色驛站”等一系列黨建品牌,在扶貧攻堅、生態環保等方面發揮關鍵作用。 強基促穩 破解居民關注的熱難點問題 豐澤街道有老舊小區158個,以往道路不暢、管網堵塞、油煙污染、消防安全等問題突出,成為群眾反映最為強烈的熱難點問題。上個世紀末建成投用的云谷小區就是一個典型。 為解決這些問題,豐澤街道黨工委借助2015年社區換屆契機,充分發揮新一屆源淮社區黨組織的引領作用,建立了社區黨組織、業委會及物業公司“三方聯動”體系,多方籌措資金對小區進行改造。以老呂、老潘等為代表的小區老黨員自發組織起來,新建或改造一批消防通道、停車場、地下管網。如今的云谷小區,車輛整齊停放,管網暢通,綠樹繁花,煥發新活力。居民對社區“兩委”的工作成效紛紛點贊。 “豐澤街道創新社區治理的目標是保障居民‘社區事情共同謀劃、社區事業共同推進、社區愿景共同實現’的權利。”林清宏表示,街道黨工委積極創新民意訴求機制,不斷建立健全民情服務網絡,推動情況一線掌握、問題在一線解決、矛盾在一線化解。同時,成立法律診所、校區警務室、校區調解室、陽光調解室等矛盾糾紛化解平臺,各社區黨組織鼓勵黨員群眾協助處理居民占道經營、廣場舞過度擾民等老大難問題。群眾安全感、滿意率持續上升。 城市基層黨建永遠在路上,城市社區治理創新要緊跟新時代步伐。林清宏表示。“我們將主動適應新形勢、新挑戰,結合‘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以‘強基促穩’三年行動為抓手,健全完善街道黨建格局,豐富城市黨建新內涵,進一步完善城市治理體系,增強治理能力,不斷滿足居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