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南網6月18日訊(海峽都市報記者 柳小玲)泉州問診把脈中心市區22處積水點,對癥下藥,一一開出改造“藥方”,將進一步推動改善市區排水防澇問題。 昨日,海都記者從泉州市城市管理局獲悉,針對上月中旬中心市區出現短時強降雨,造成市區大范圍積水,個別路段、地方積水嚴重,給市民出行造成較大影響的情況,在泉州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視下,該局組織對市區排水防澇存在問題進行調查梳理,形成具體整治方案。 按方案安排,涉及的22處積水點中,8處積水點已動工整改,要求整改單位加強日常巡查,發現問題馬上解決;9處積水點已列入相關建設計劃,項目完成前采取必要臨時措施緩解積水問題;5處積水點需片區改造統籌解決,先啟動片區改造前期研究,適時實行片區改造徹底解決。 8處積水點:動工整改,馬上解決 1. 后渚至城東快速通道路段 主要原因:道路下方8處箱涵排海口被土渣填埋,導致排水不暢。 解決措施:泉州市市政工程管理處已組織清理出水排海口,要求加強日常巡查,發現排海口堵塞應及時清理。 2.后渚大橋(通港西街至快速通道匝道) 主要原因:道路與匝道橋連接處,地勢低洼,且原設置橋梁泄水孔不足。 解決措施:泉州市市政工程管理處已進場施工增加橋面泄水孔,并對原有泄水孔進行清理。 3.西街開元寺段 主要原因:西街兩側邊溝內設置攔物網,加上兩側餐飲油污堵塞,造成道路排水不暢。 解決措施:泉州市市政工程管理處已完成西街兩側排水邊溝清理,要求鯉城區政府加強西街店鋪管理,防止餐飲油污排入邊溝,同時將建立常態化巡查機制。 4.泉山路城東北峰快速通道段 主要原因:城東北峰快速通道項目施工圍擋占用車行道,導致雨水無法從雨水口排出,造成路面積水。 解決措施:要求快速通道指揮部負責建設臨時排水設施,目前已完成。 5.刺桐北路與東湖街交叉口 主要原因:該交叉口路面地勢低洼,刺桐北路北側片區開發未完成,山體截洪設施缺失,導致山洪通過刺桐北路排下等。 解決措施:泉州市市政工程管理處負責改造平進式雨水口并增設雨水口,7月底前完成;快速通道指揮部結合刺桐北路至快速通道連接段工程項目建設,增設山洪截流設施等,9月底前完成。 6.通港西街(迎賓館段) 主要原因:迎賓館輔道外側被圍墻砌筑,堵住原有排水溝,導致強降雨,山洪直排到迎賓館輔道,道路排水系統超負荷運作,路面積水等。 解決措施:泉州市公路局負責清理輔道外側原有排水溝并拓寬有關水溝,道路中央綠化帶增加排水溝,6月底完工。 7.北迎賓華大下穿及嘉琳廣場段 主要原因:北迎賓大道華僑大學3#人行地道南北兩側地勢均較低,匯水面積大,路面積水無法及時排出漫入地道等;嘉琳廣場因地處道路低點,且道路坡度較大,雨水出口距離洛陽江較近,排水受海水潮汛影響,有海水倒灌現象,影響雨水排出能力等。 解決措施:市北迎賓大道拓改指揮部負責對華僑大學3#人行地道口增設攔水設施,對人行地道周邊的雨水井增設雨水口等,7月5日前完成;市公路局負責嘉琳廣場積水路段增設雨水口等,6月25日完成。 8.站前東西大道正骨醫院段 主要原因:正骨醫院建設工地破壞以往排水路徑,改變地況地貌且未設置截洪設施,山洪及泥沙直排站前東西大道,堵塞雨水口,造成積水。 解決措施:正骨醫院要抓緊設置截洪設施,要求6月底前完工;豐澤區、南安市政府要做好動車站周邊現狀溝渠清淤疏浚工作;泉州城建集團抓緊啟動肖厝生態渠規劃建設工作。 9處積水點:已列入建設計劃 1.南北大道鐵路橋下 主要原因:受鐵路標高限制,該處道路低洼,形成易澇點;道路四周山洪直排路面,管網淤積,須進行完善改造;河道水位頂托,導致排水管無法充分發揮排水能力等。 解決措施:已列為新增中心城區防洪排澇整治三年行動拓展方案項目,由泉州城建集團負責實施,2020年12月完工,目前已完成規劃方案評審。 2.海西汽配城及池峰路、南環路 主要原因:下游新建的興賢路排水箱涵長期水位高,箱涵出口位于繁榮渠水面以下,排水不暢等。 解決措施:已列為新增中心城區防洪排澇整治三年行動拓展方案項目,由鯉城區政府負責實施,預計8月底完工。遠期計劃實施霞洲引港整治工程,2021年12月完成。 3.安吉路變電站路口 主要原因:短時強降雨致使雨水無法及時排出,排水出口八欄壩排洪溝尚未建設,目前為土渠且雜草叢生等。 解決措施:八欄壩排洪溝建設已列為新增中心城區防洪排澇整治三年行動拓展方案項目,由豐澤區政府負責實施,2020年12月完工。近期要求豐澤區先行挖通變電站箱涵出口至下游現狀溝渠,保障排水通暢。 4.普賢路拓改段B標段鐵路橋下 主要原因:普賢路沿線道路最低點,同時鐵路下穿處附近普賢路道路與渠道相接的現狀排水口較低,導致暴雨或渠道水位較高時,雨水無法及時排入排洪渠或出現渠道“倒灌”現象等。 解決措施:普賢路加壓排水泵站及相關溝渠改造工程已于2月開工,要求泉州城建集團確保項目2020年2月前完成;豐澤區對C段排洪渠封堵的排水口改造采用智能截污井,并與西北洋排洪溝渠C段分洪渠工程同步完成。 5.東海大街師院路段 主要原因:因泉州師院建設綜合大樓回填部分池塘,造成管道堵塞,導致雨天容易積水。后經東海指揮部改造,雖解決大部分雨天積水問題,但遇較大暴雨,仍存在積水隱患。 解決措施:泉州城建集團結合柯石排洪渠建設進行整治,建設排水渠(涵),增加投資納入柯石排洪渠項目概算。 6.沉洲路 主要原因:排水系統、排污設施薄弱,雨污混合,該片區為鍋底狀地形,地勢比鄰近的董埭路、寶洲街、坪山路低,雨勢較大時,極易造成積水。 解決措施:納入中心城區防洪排澇整治三年行動新增加項目,由豐澤區政府負責實施,7月開工,2020年12月完工。 7.安吉路通源街、體育街雍景臺路口 主要原因:排水口被封堵,導致雨水無法排至潯美渠;新建的一條雨水管道由于上游體育街雨污混流,為保障潯美渠水質目前還未暢通。 解決措施:豐澤區應盡快完成潯美渠整治,完善片區雨污分流,拆除阻水墻,打通排水出口,潯美渠兩側末端截污采取智能截流系統;城建集團應加快城東滯洪區排澇及園林古建筑配套工程(B)標段建設。 8.二郎巷、米倉巷 主要原因:老城區背街小巷,排水溝渠為雨污合流暗溝,溝渠斷面較小,排水能力相對不足。 解決措施:鯉城區政府負責實施二郎巷片區市政提升工程,解決長期存在的澇點、排水通道不暢、污水混排等問題,2020年12月底前完成。 9.花巷 主要原因:花巷、許厝埕雨水分別通過黑暗巷及壕溝墘的管道排向八卦溝,汛期八卦溝水位頂托,黑暗巷排水管道管徑偏小等。 解決措施:近期由鯉城區政府先對黑暗巷排水系統進行清淤整治,12月底前完成;遠期結合八卦溝綜合提升整治打通黑暗巷至八卦溝排水系統,徹底解決花巷積水問題。 5處積水點:需片區改造統籌解決 1.少林路齊云路口、兆基光明城工地口等 主要原因:片區雨污合流,排水排污系統不完善,且光明城及少林片區山洪直排路面,導致雨水口堵塞。豐澤區雖已先行進行積水改造,解決道路積水通行問題,但系統仍不完善,致使排水頂托,導致路面積水。 解決措施:要求市政工程處和豐澤區政府在暴雨天氣時加強巡查,安排專人看護。遠期結合少林片區、仁鳳工業區片區改造統籌解決。 2.津淮街云鹿路交叉口 主要原因:津淮街東段北側云山片區未改造,東段斷頭路未打通,排水系統不完善,山洪通過村道直排路面,造成路面積水。 解決措施:市城管局會同豐澤區政府現場踏勘,提出可行的山體截洪溝方案;市新城辦、泉州城建集團啟動片區改造的前期工作,統籌考慮防洪排澇問題。 3.泉秀東街泰禾廣場段 主要原因:該路段地勢較低,北側片區排水排污系統不完善,雨污合流,未建截洪措施,周邊山洪直排。 解決措施:市城管局會同豐澤區政府現場踏勘,提出可行的山體截洪溝方案;北側寶蓋安置房改造已經啟動,市新城辦、泉州城建集團結合項目建設統籌考慮防洪排澇問題。 4.東海隧道寶秀小區入口 主要原因:片區排水系統不完善,云山片區及寶秀片區山洪匯集,且寶秀小區配套建設的寶通路建設時未充分考慮山洪截流問題,坡度過大,導致山洪通過通寶路直排東海隧道口,造成路面積水。 解決措施:市城管局將會同豐澤區、市政處、設計院現場踏勘,提出可行山體截洪溝方案;泉州城建集團加快彩虹溝建設;豐澤區政府抓緊推動彩虹溝截污改造工程;市新城辦、泉州城建集團啟動片區改造前期工作,統籌考慮防洪排澇問題。 5.成洲工業園 主要原因:成洲工業區建成較早,與現狀市政管網建設不同步,工業區內廠房外立面老化嚴重,園區內道路、地下管網破損嚴重,雨勢較大時,大量雨水無法排出。 解決措施:成洲工業園擬進行片區改造,目前已完成初步方案,要求豐澤區政府抓緊推動相關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