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閱讀點因地制宜建設,頗具特色。 多層次編織閱讀圈 打通閱讀“最后一公里” 據介紹,我市創建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范區以來,全市已建成75個“百姓書房”,中心市區建有11個市圖書館分館、21個“百姓書房”、11個24小時自助圖書館。 “以市圖書館為基礎,輔以圖書館分館,加上24小時自助圖書館、‘百姓書房’,打通全民閱讀‘最后一公里’,形成‘一公里半徑閱讀圈’,讓居民最多走出一公里就可以找到一處閱讀的地方。”泉州市創建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范區領導小組辦公室相關負責人介紹說,我市以創建第四批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范區為契機,推動公共圖書館服務創新,釆用總分館建設模式,實現“通借通還”管理制度,借閱互通,讓市民能閱讀到更多圖書,遨游在知識的海洋里。 建設“文化泉州云” 在線定制文化服務 該負責人介紹說,今年我市還將加快創建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范區,將全面推進“讀者點讀平臺”建設,還將建設“文化泉州云”?!拔幕菰啤睂⑦\用互聯網信息技術整合資源,打造涵蓋文化服務提供、文化產品配送、文化消費等“一站式”數字公共文化服務平臺,進一步豐富公共文化服務總量,實現公共文化資源的合理配置和公共文化服務的精準配送,滿足市民群眾日益增長的多元文化需求。 據介紹,“百姓書房”將優先接入“文化泉州云”,讀者通過“百姓書房”的“云終端”既可及時了解全市公共文化活動情況,完成場館預定、活動預約、文藝精品鑒賞等各種“靜態”文化體驗,也可“點單”預約、定制展覽展示、閱讀指導、政策宣講等各種“動態”公共文化服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