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商巨頭點燃全新戰火 “近一兩年原有店鋪升級智能店鋪的時機才真正到來。”業界人士認為,隨著微信支付、支付寶支付的全面普及,更多原有的店鋪經營者已經享受到了智能經營帶來的便利,讓陳列更專業、配貨更省心、銷售額更大的愿望成為當下小店鋪的共同需求。不同以往其他企業的做法,天貓速賣通早已在年初便開始大范圍地針對小店鋪主舉行相關的宣講活動,以期獲得他們的支持,迅速在全國區域占領線下端口資源。 據稱,作為國內電商的主要競爭對手,京東也同時瞄準了這一市場,阿里的零售通和京東的新通路開啟了爭搶模式,都想先一步成為“新零售”的代言人。8月28日,零售通提出了六大戰略,包括建立兼容高效的三級倉配體系、打造專業社會化零售鐵軍、推出天貓小店等。據了解,天貓小店是經由零售通進行品牌授權和升級改造的傳統小店,目標是明年年底實現1萬家加盟店。天貓小店沒有加盟費,但設置了一定的門檻,例如店主需要繳納1萬元的保證金,還有每個月從零售通進貨不低于1萬元等。在泉州市場,零售通捷足先登,首批簽約8家天貓小店,其中4家已經掛牌,包括豐澤、南安、石獅和惠安各一家。 新零售改變傳統消費模式 “在新零售的風口上,社區店面臨兩種選擇:要么拒絕互聯網化,堅守傳統的零售模式;要么接受電商的改造,享受互聯網紅利,但同時將半個身家交給電商。”業內人士分析稱,過去電商已經對服裝、數碼家電等領域的流通體系造成了巨大的沖擊,由于社區便利店過于分散且廣泛,沒有被圈地,但隨著商超、百貨、批發市場等陸續被互聯網化,作為零售體系里最末端的部分,這類小店的流通體系面臨之前傳統產業借助電商轉型升級的變革。 那么,社區店走向“互聯網+”,將給市民生活帶來什么樣的變化呢?“一方面,購物方式發生改變,從原來的進店選購,轉變為通過手機里的平臺線上選購、線下送貨;另一方面,社區店的產品結構也將產生變化,原來便利店不會上架的國際大牌、村淘農產品等特色貨源都將借助社區店背后電商平臺的渠道優勢,進入居民的消費視野。”業內人士說,尤其是一些年輕人喜歡的新潮產品,也都將在社區店里上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