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東湖街道認真貫徹落實上級關于推進社會治理和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精神,圍繞“內外兼修、標本兼治”的思路和目標,在“揚正、治亂、轉型、自治”上下功夫,整治水漈周邊“黃丑”歷史遺留問題,進一步深化了平安東湖創建,為“城中村”歷史遺留問題的整治,提供可復制、可推廣的“東湖經驗”。 “內修” 常打思想“防疫針”,未病先治正風氣 該街道在“文、案、法”上下功夫,提升群眾治亂意識,摒棄陋習,弘揚正氣。 以文揚風。以蘇氏家廟、二公亭等濃厚的歷史文化底蘊為依托,建設家風家訓館、修身養性堂,讓居民群眾陶冶道德情操、確立道德信念,做到明大德、守公德、嚴私德,營造守規矩、強擔當、正風氣的濃厚氛圍。開辦“故事話你知”宣講活動,引導見義勇為等身邊典型,講述鄉賢故事、傳統美德、先輩歷史等,感受榜樣精神,摒棄社會陋習,弘揚文明新風。 以案示警。經常性組織居民群眾收聽收看《掃黑行動》等典型的警示案例,觀看或參與策劃打擊“黃丑”情景劇,組織到泉州監獄開展警示教育活動等,引導群眾對標自身,自覺抵制和參與打擊“黃丑”現象。同時,在社區主要出入口等人員密集場所,不定期開展“擺攤式”的以案說法警示宣傳活動,增強群眾主動抵制黃丑現象的意識。 以法為教。創新線上線下法治學習教育平臺,在社區微信公眾號開設法治教育專欄,在重點場所設立普法墻面,開展“送法入戶”“以案釋法”等活動,為居民群眾提供學法便捷平臺,使法治教育潤物細無聲地滲透進群眾生活的各個角落,打通學法、懂法、守法的“最后一公里”。定期組織出租戶座談會,宣傳學習《租賃房屋治安管理規定》等法律法規,簽訂《租賃房屋治安管理告知書》502份,引導租戶積極參與社區重點整治工作。 “外防” 牢筑治安“防火墻”,重拳出擊治亂象 該街道在“排、打、防”上下功夫,構筑治亂防線,嚴打“黃丑”現象。 深摸排、底子清。組織派出所、社區以及轄區群防群治力量,不定期開展地毯式和滾動式的集中排查,詳細登記承租人的身份信息,以及房東的基本信息,并登記造冊,歸類整檔,讓“涉黃”不法分子無藏身之地。今年來累計清查出租房屋300間,采集登記租住人員350人,登記房東信息150多戶,盤查可疑人員50多人,核查登記50多人;對1名違反出租房管理規定的黨員群眾給予黨內警告處分。 嚴打擊、隱患清。在聯合豐澤公安分局治安大隊開展集中掃黃行動的基礎上,組建以片警為主、社區“兩委”和聯防隊員為輔的巡更隊,常態化開展“大聯防、小聯巡”行動進行打擊和防范。建設“互聯網+志愿服務隊”的智慧巡防打卡系統,開展治安巡查、入戶宣傳、線索舉報等,形成24小時無縫隙巡查防控,及時發現并處理“黃丑”現象等違法行為。累計查獲“涉黃”女子35名,抓獲涉嫌拉客招嫖嫌疑人10人,搗毀“涉黃”出租房30處。 強技防、研判清。健全完善社區綜治中心,建設以“視頻圍墻”、人臉識別和車牌抓拍為主的安防系統,做到“人過留影、車過留牌”。整合185路視頻監控資源接入“綜治中心”端口,增設“亮燈”工程、“云廣播”工程及建設110聯動治安執勤點和治安崗亭等,構建信息互通、整體聯動的“天羅地網”防控體系,確保轄區內所有動態全掌控,有效提升技防水平和打擊實效。 “治標” 強化轉型“殺手锏”,因地制宜謀發展 該街道在“點、線、面”上下功夫,玩轉傳統租賃經濟,鏟除滋生“黃丑”“土壤”。 玩轉“房東經濟”。聘請專業設計公司,立足創業青年的性格、特點和居住風格,按照經濟、合理、舒適的思路,對老舊自建房進行立面和平面規劃設計,并引導居民按照設計方案進行微裝修,打造成可拎包入住的“青年公寓”及時尚舒適的民宿。通過招引、推介的方式,將整棟樓出租給商務、金融等領域的創業青年,“城中村”變成了創業青年的“聚集區”。目前,改造的3幢120多間房間的入住率超過85%。 玩轉“業態經濟”。立足“連片統籌,逐街消化”的思路,引導水漈路沿街的民房、店面等入股或轉租運營公司和業態投資公司,通過統一代管、修繕、盤活,招引具有閩南文化和休閑娛樂的新興業態經濟入駐,打造集“生活體驗、文化創意、閩南建筑展示”等于一體的“彩虹眷村”。擬投資2200萬元,分三期改造,目前第一期已基本改造完成并招商營業。 玩轉“集體經濟”。通過改造、承包、入股等方式,將合同期滿的東湖大廈、福發大廈、水漈老人公寓等,改造為大型商超、寫字樓、酒店公寓等,把小商品夜市改造轉型為商務配套停車場。 “治本” 用好制度“緊箍咒”,專項整治長效化 該街道在“約、商、議”上下功夫,長效推進治理,從根本上杜絕“黃丑”現象回潮。 共治機制“約”行為。健全完善村規民約,將加強社會治安、規范租賃行為和協助打擊“黃丑”現象等內容寫進村規民約,并落實獎懲措施。設立居民“紅黑榜”,將擾亂社會治安的居民列為“黑榜”,并按村規民約規定取消年底分紅等福利;將熱心社區事務、積極建言獻策的居民列為“紅榜”,并通過社區公開欄等予以廣泛宣傳,樹立典型榜樣。 共商機制“除”頑疾。建立自建房出租協會,指導房屋消防安全建設及發布出租信息,引導外來居民擇優租住。建立人口信息平臺,由出租房協會督促房東嚴格做好流動人口信息采集,及時報告違法犯罪線索。建立聯動機制,社區和派出所及時互通流動人口信息和居住證辦理情況,協作打擊“黃丑”現象和其他違法行為。今年來強制處罰不按規定登記承租人信息的房東5名。 共議機制“享”成果。建立意見建議征集制度,收集居民對如何優化提升“城中村”治理及如何打擊“黃丑”現象的意見建議,并推行居民意見采納積分制管理,適當進行獎勵。建立黨群議事會議制度,推動轄區企事業單位參與社區治理,形成“合意庭”共同研究、參與、推進區域社會治理,協商解決難點、堵點等問題。建立通報評議制度,不定期通報社區治理情況,組織居民代表對重大事項執行情況和解決群眾關注的熱點、難點問題進行評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