豐澤新村加裝的電梯實用美觀 走訪 豐澤新村 加裝電梯與社區營造結合 2016年,位于中心市區的豐澤新村加裝了第一部電梯,電梯在54棟和55棟之間拔地而起,并利用天橋將電梯與兩邊樓層相連。這樣的電梯,在小區內成了一道獨特的風景線。 豐澤新村建于上個世紀八九十年代,80多棟樓房,多數為6至7層高,沒有電梯,在小區常住的老人超過1000名,上下樓梯較為不便。“從2014年開始,我和另外6個居民開始籌劃樓房加裝電梯的方案。”居民黃永暾說,電梯的籌建剛開始并不順利。經過幾番波折,自發籌建電梯的方案終于敲定并通過審批。兩棟樓房共有16戶居民同意加裝電梯,籌集資金60多萬元。 豐澤區豐澤街道豐澤社區黨委副書記曲春虹告訴記者,社區提出了新思路,將加裝電梯與社區營造結合起來,利用周邊環境進行微景觀改造,盡量化解各方矛盾焦點。短短3年間,如今豐澤新村已加裝24部電梯,還有9部正在施工,不久后也將投入使用。 新南小區 每棟樓都有加裝電梯需求 華僑大學新南小區9號樓,樓前加裝的是泉州第一部鋼結構一體化積木式電梯,梯廂透明,就如觀光電梯一般,如今已經運行3年多,而這背后卻有著一段艱辛的探索。住在6樓的楊存泉告訴記者:“每天爬樓梯實在辛苦,當年4樓有位90歲的黃老師,靠輪椅行動,已經好幾年沒下樓了。”他走訪了泉州加裝電梯的幾個老舊小區,又輾轉了解到福州一家專做老舊小區電梯改造的公司。他和幾位業主代表,專程到福州看了3個加裝電梯的小區。另外,經過幾番勸說,也消除了其他居民對采光和噪音的擔憂。費用方面,一二樓住戶不用出,三樓到六樓逐步增加,楊存泉最終承擔了9萬元。 華大社區相關負責人介紹,新南小區已經交房十幾年了,這里的住戶大部分都是華大教職工,有不少離退休老師,每棟樓都有加裝電梯的需求,但是像9號樓這樣一拍即合的目前不多,社區采取成熟一棟加裝一棟的探索方式。 最近,新南小區17號樓六樓的楊進經過半年努力,從勸說鄰居到核對圖紙,從參觀樣板電梯到走訪相關部門,樓棟終于通過了加裝電梯的公示。楊進有這個想法已經很久了,但是住戶的意見不一致,其中有一家住戶的兒女在國外,他甚至倒時差多次用微信勸說,功夫不負有心人,大家終于達成一致意見。 |